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背景下,围绕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打造“浙里优学”金名片,浙江省教育厅组织开设了“百名科学家进中小学课堂”课程,给全省师生送上了“科学大礼包”。龙游县端礼小学积极组织全校900多名师生参与“百名科学家进中小学课堂”活动,让孩子们拥有与科学家面对面互动交流的机会,接受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的熏陶,让老师们学习科学的教育理念和育儿方法。
与科学零距离 少年翘首以盼。“我想看机器人跳舞、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宇航员、我想造汽车……”学校提早告知孩子们本周四将有一堂“与科学家零接触”的课堂,同学们激动不已,下课时间就围绕“科技”展开了一些列的激励讨论。很多同学们还用绘画、小报、科创作品、科学实验等形式表达他们会科学的渴望和对科学课堂的期待,在校园中也掀起了崇尚科学精神、传承科学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的热潮。
双减课堂育科学 少年梦想创未来。 全校师生观看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开讲的《科学第一课|少年中国说》,一起探索科学奥秘。施一公院士以极富激情和魅力的演讲风格,对深奥的科学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把传播科学知识与提高孩子们的科学素养紧密结合起来。讲座从一张照片的故事开始,20多名孩子远渡重洋学习技术后返回中国,创造了“两弹一星”从而保证中国平安发展,当年的少年就是未来的科学家,而现在的少年,就是未来的科学家,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创造未来。然后从什么是科学?科学就是实事求是、探索未知,发现身边创造未来,就如荷叶表面不积水发现了防水材料。科学思维怎么养成?养成科学思维需要注意以下四点:勤思考,多发问;勤观察,多动手;敢怀疑,不盲从;敢挑战,不怕输。科学探索怎么做?他结合自己研究情况以结构生物学家为例,带领同学们一起走进科学家如何发现未来。讲座内容既条理清晰、思路敏捷又诙谐幽默、生动有趣、寓教于乐,极大地激发师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兴趣。(通讯员:饶璐琳、吴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