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争做“经得起问的干部”
分享到:
新年伊始,万物向新。2月7日召开的全县干部大会,既是总结成绩、表彰先进的鼓舞会,更是凝聚力量、再鼓干劲的动员会,全县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对照塑造变革、特色竞争、实干快干干成的主旨精神和八个力具体要求,对标对表、奋起直追、聚力提升,按照县委主要领导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的,要争做经得起问的干部




图片

争做“经得起问的干部,首先要看有没有追求和情怀。情怀是做人的根基、做事的前提,是“洞见力”的具体表现,能为人带来蓬勃而持久的力量。个别党员干部在利益面前忘记初心、抛却使命,对国家没有情怀,对人民没有情怀,由此走上了不归路。“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广大党员干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要清清爽爽、义无反顾地去当官。党员干部作为普通人中的先进分子,肩负着广大人民群众的重托与期盼,应该首先自问有没有强烈的使命感,有没有胸怀“国之大者”,树立起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怀,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常怀爱民之心,常做利民之事,用实际行动答好情怀之问。



争做“经得起问的干部,其次要看有没有务实和担当。务实担当是“先决力”“执行力”的具体表现,更是党员干部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体现着党员干部的胸怀、勇气和格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说过的话就应该雷厉风行去落实,定下的工作目标一定要千方百计去实现。在守初心、担使命的伟大征程上,党员干部要务实不务虚,做“实干快干干成”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要当攻城拔寨的实践者,不当怕风见雨的泥菩萨。在党和人民的火眼金睛下,那些做虚功、玩虚活,作风漂浮、不敢担当的干部终将被时代淘汰。


图片


争做“经得起问的干部,最后要看有没有能力和水平。判断一名干部是否具备专业能力,在面对提问时就可看出端倪。有些干部面对领导的专业提问,往往以“好像”“大概”勉强应对,对材料以内的问题一知半解、频频“卡壳”,对材料以外的问题干脆一问三不知,这种场面令人尴尬,更发人深思。究其原因,是对本职工作心里没底,该懂的政策没搞懂,该通的业务没精通,该做的调研没深入,本职工作没有做到“一门清”。究其根本,是学习不认真、实践不深入、作风不扎实,其暴露出的是本领落后的严重问题。在新形势和新任务下,党员干部面临着更加“专业化”的要求,必须深刻认识到“学习力”“创新力”的重要性,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才能以过硬的专业化能力接受党和组织的挑选。  


图片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干事创业,兴国兴邦,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全县各级党员干部必须要以坐不住的紧迫感、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八查八问”转作风、实干快干再出发,赋能“两坚两基”、践行“两勤两专”,个个成为“经得起问的干部”,为加快建设“活力四射”“美丽幸福”的区域明珠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