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的这枚纽扣,有没有串起你的回忆?
分享到:

图片



都说文物古迹
是传承城市历史的名片
那么经营了数十年的老商店
则更像是承载着
市民生活韵味的明信片
在方圆纽扣店里买一枚纽扣
是龙游人要做的
100件小事中的一件
走过“鸡毛换糖”的时代
来到“虚拟购物”的现在
一个小小的纽扣店
究竟有多大的魅力?

图片






(一)店里


10月19日,龙游气温骤降。太平东路的一个巷子里,穿过弄堂,走上楼梯,二楼有一爿偏僻小店,人来人往。这里,是几乎每一个龙游的家庭主妇都熟悉的地方——方圆纽扣店。





  1990年方圆纽扣店创办,2000年搬到二楼,一晃已经过去31年。店里充满着浓浓的复古气息,墙上挂着的招牌、哒哒响的缝纫机、老旧的熨斗…… 光线还有些昏暗,几位女师傅就坐在窗台边,一边聊着天,一边改着衣服,客人来拿衣服,她们总是贴心地告诉顾客哪里有问题。
 


图片



  “诶,你这改得真好,一点都看不出来哈。”顾客洪女士笑着说,家里的儿子实在是太淘气,一条裤子经常这里摔破那里勾破,可是孩子长得也快,重新买新的又不划算。“每次都在方圆改,这里手艺好。”洪女士连连点赞,现在像这样专业改衣服的店已经越来越少了,能坚持把这个店一直开着,也是为老百姓着想的一件好事。
 


图片



  在这里,很多东西都没有改变,但很多东西又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最明显的就是方圆纽扣店,虽然还以纽扣为名,但纽扣早已不是店里的主角。早些年,都时兴自己做衣服,自然对纽扣的需求比较大。每到过年时,各个裁缝店早早就做好了衣服,等着“鸡毛换糖”的挑子来了,才能买纽扣。
 


图片



  叶瑞香的妈妈,自己就是裁缝出身,对这种不方便深有体会。尤其他们老家在塔石镇叶村村,因为偏远,要是遇到大雪严寒天气,就买不上纽扣,过年的新衣服做好了都没法穿。





  因此妈妈说,“瑞香啊,你就改行卖纽扣吧,肯定有市场。”果然,凭着自己的聪明头脑,叶瑞香把纽扣店越做越大。但随着时代发展,做衣服的人越来越少,裁缝的生意也越来越难做,纽扣自然也不畅销了。





  于是,纽扣店也慢慢地开始卖服装辅料,又慢慢地开始修补衣服,一直到现在修补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招牌。


图片






(二)家里


  除了纽扣店的重心已经开始慢慢转移,方圆纽扣店还有一个巨大的改变,就是常年驻扎在店里的老板娘叶瑞香,这段时间都一直在家里帮忙带孙子。

 

  “当时决定回家带孩子,哭了好几个晚上。”一边是家庭,一边是事业,叶瑞香难以两全。回想起31年来的创业经历,叶瑞香又红了眼眶。

 

图片


  1990年,叶瑞香才27岁。如今,都已成了奶奶。在开纽扣店之前,叶瑞香做的是五金生意,时间一长,她觉得这行不太适合一个女性,因此,就听从妈妈的建议,改行做纽扣,她自己也喜欢这一行。


 å›¾ç‰‡


  在做生意上,叶瑞香一直都很有天赋,考虑到纽扣生意利润非常低,因此她想尽一切办法压低成本。首先在店铺的选择上,一定要租金非常低,于是她就相中了小弄堂里的一个小店面,这也是很多人印象中的方圆纽扣店。当时,还叫“一线天百货店。”

 

图片


  “一线天”很形象地描绘出了这个店铺的狭小。因为店铺太小,得做得亮眼才能让人记得住。于是,叶瑞香就把店铺糊得雪白,还把扣子按照颜色分类,用透明袋子封好,一排排挂在墙壁上。来来往往的人,视线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图片


  一时间,小小的店铺里居然挤满了人,有散买的也有裁缝来批发的,忙的时候,门口经常排起了长队。这不仅得益于叶瑞香把店铺设计得好,更重要的是这小小的店铺,真的“肚里有货”。纽扣数量多、款式齐全,叶瑞香的审美又好,很快就能给顾客们配到满意的扣子。

 

图片


  有一年冬天,小店门口挤满了人,叶瑞香看到门口等着的顾客,都被冻得不行,而且店里来帮忙的小姑娘们,手也都裂开了。“生意不能这样做啊。”她心想,一定要换个大一点的地方,于是就把店铺搬上了二楼,也就是现在这个地方。

 

图片


  虽然改了地方,但对生意却没有丝毫影响。新店铺开张是2000年11月18日,是叶瑞香做纽扣生意的十周年。既是为了庆祝新店开张,也是欢庆十周年。她还搞了一个纪念会,邀请龙游所有的裁缝来参加。为了这,她专门写了祝词感谢裁缝朋友们对她生意的支持,还给每个裁缝都送了一份精心准备的礼物——电熨斗靴,就是防焦底板。“这在当时还算是稀罕物,是专门从温州批发来的。”





(三)心里

  “也是因为我心里对这份行业真的热爱,所以遇到什么问题,都会想办法解决。”叶瑞香说,这就是她做生意最大的秘诀——喜欢,才会钻研,也才会坚持到现在。


 



  如今店铺里的工作人员,都是做了几十年的“老裁缝”。对店铺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妈妈,就是裁缝出身;现在接替叶瑞香代管店铺的弟妹沈小琴,之前也一直都是裁缝,她打趣道,“自从接手后,人都瘦了8斤。”

  

图片


  再就是店里的大师傅郑美娟,说起她,叶瑞香满是夸赞,“她是真的能干又聪明,心灵手巧,还很善良。”

 

  郑美娟早先年也是龙游城里的一名裁缝,但随着服装厂越来越多,她渐渐失业了。有一段时间,就以开保龄球店,卖卖报纸、书籍为生。因为与叶瑞香一直都有生意上的联系,两人早已成了好友。郑美娟虽然改行,但心中还是不愿放弃自己的手艺,闲时就帮叶瑞香店里也做做缝补的生意。

 

图片


  可是两人店铺隔得远,经常这边客人等得着急,那边郑美娟手上还有别的活。一来二去,叶瑞就建议她还是到自己家的店铺里来干活。就这样,郑美娟来到方圆纽扣店,已经15年了。

 

   “其实和美娟一样的裁缝,我们店里还有很多,大家都是很喜欢这行。”叶瑞香感慨道,以前每天早上大家一起来到店里,都是有说有笑,干劲满满。但现在年纪渐长,常年坐在缝纫机前,一个个都已经有了“职业病”,腰酸背痛的。她卷起自己的袖子,“你看,我现在手上都要贴药膏。”

 



  看她做得这么辛苦,叶瑞香的老公总劝她,“我们也到了退休的年纪,要么就把店转手给别人干,自己在家带带小孩就好了。”一听到这种话,她都忍不住难过起来,店铺对她来说,也就是自己的小孩,哪能说放弃就放弃。“等孙子稍微大一点,我还是要回去看店的。”她有些“倔强”地说。

 

图片


  虽然现在做衣服的人越来越少,纽扣也几乎成了另一个时代的符号,裁缝生存的空间也越来越狭窄。但叶瑞香总觉得,只要人有需要,这个小店还是能坚持下去,她们也还是能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

 

  要说有什么遗憾,就是她一直想办一个培训班,教人缝补衣服,但是因为太忙没有实现。“我希望现在的年轻人,可以少玩一点手机,抽一点时间来我们这里,我们很愿意把这份手艺教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