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黑和龙广,既是大学同学,又是同寝舍友。2015年,小黑被龙广‘顺’回了龙游。那时,龙广已经在文化馆工作了一年,因为需要准备一个比赛,而龙游没有比较合适的编舞领舞人才,龙广就想到了小黑。
小黑从大二开始就给很多学校的大学生排舞编舞,拿过不少奖项。毕业以后,小黑在浙江财经大学做外聘老师。受了龙广的邀约,他来到龙游帮助龙广组织了那场舞蹈节目,还作为领舞进行表演。馆长看了小黑的表现,觉得他是个不错的人才,希望他可以留下来,刚好当时文化馆在招舞蹈干部。龙广也将自己在龙游工作一年的经历与小黑分享,经过反复思量,小黑参加了考试。
和龙广一样,小黑也是高中才参加了艺考训练,每天拉筋拉到大腿内侧全是淤血。没有基础的他,只能靠后天的努力,花了两个月的时间,他从舞蹈队伍的最后排到了最前又到最中间。“家庭条件不好,既然爸妈给了钱学习舞蹈,就不想浪费。”
这也是小黑选择工作的要求,花了时间、精力去学了舞蹈,就不想荒废,以后一定要做和自己专业相关的事情。2015年12月25日,小黑正式来文化馆报到。
“其实刚开始工作时,我的脾气不太好。”小黑坦言,刚和群众接触时,他们总是做不到他的要求,所以会忍不住会发脾气。也是一个阿姨的提醒,才让他恍然大悟,开展群众的文化生活,是要从群众的需求出发的,普通群众来参加文艺活动更多的是为了自娱自乐,过分的要求反而失了这种乐趣。
从那以后,他就改变了心态,更好地融入,发现群众的美。“和以前带的学生相比,他们更认真、朴实、热情。”小黑说每次排练,叔叔阿姨们总会带上自己家里种的水果,排练过程中,每一遍都学得很认真。
最近的首届浙江乡村文化艺术节的15天排练时间里,他们只休息了2天,很多人练习到脚起泡了,都没有抱怨。还有1个队员,因为演出时,不小心被绊倒,导致膝盖红肿,队员不仅没有退缩还坚持演出,因为觉得自己影响了演出效果还有些自责……这些,都让小黑非常感动。
如果说龙广和小黑平日里所做的工作,大多在幕后。那么,赵越的露脸机会可就多得多了。
赵越,南京人,和龙广同年出生也同年毕业。2014年从西安音乐学院声乐系毕业后的赵越,听了同寝一个来自龙游的舍友的建议,也成为了新龙游人。
这样的故事情节,简直和龙广“顺”来小黑一模一样。
更巧的是,三人都是外地人,来自天南地北,却因为艺术一同来到了龙游。而后又因为艺术,各自和他们的另一半相逢。
龙广和小黑,都是在编舞的过程中认识了现在的妻子。而赵越则是在主持的过程,与“她”相识。

声乐系出身的赵越,嗓音条件自然不用多说,就是看中了他这一点,馆里发展他成为各大活动、晚会的主持人。“一开始肯定有些不熟练,但艺术也是靠模仿的,在学习他人怎么主持的过程中,再加入自己的风格。”
现在赵越对于主持,可以说是身经百战了。要他回忆上一次唱歌是什么时候,他反而想了很久。
工作最开始的两三年里,赵越经常自己开车下乡,而且是利用一些晚上、周末等业余时间去帮助群众组织歌唱节目。对于龙游各个乡镇的道路,赵越都不需要导航,比对自己家乡的道路还更熟悉。
和龙广还有小黑的工作体验一样,赵越刚开始工作时,也是有些“傻眼”了。对于他来说,一个很简单的乐理问题,村民们两三天都学不明白。但最终把他们教会时,赵越又会有很强的成就感,真正体会到老百姓的精神文化也是需要进行灌溉、丰富。
在大学里,赵越所学的是声乐表演,更多地侧重于歌唱方面的训练。然而在工作中,也不得不进行一些原创歌曲的创作。以龙游为特色创作了《龙游发糕》《带你去山顶》,疫情期间还创作了《他乡走天涯》《等你凯旋》等歌曲。
不得不说,不管是主持还是创作歌曲,都是赵越在参加工作之后才锻炼出来的“本领”,“做文艺工作,还是要以专业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