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下乡长生桥村有一块种高山蔬菜的“风水宝地”。1月14日,坐着汽车沿着盘山公路行驶20多分钟之后,在海拔600多米的地方,记者看到路两边是一片翠绿的竹海和层层叠叠的梯田,衬着冬日的阳光和星星点点的残雪,显得别有一番风情。
“这些山垄田就是我们种高山四季豆的地方”。傅如源既是长生桥村村民主任,又是长洋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行走在山垄田间,只见田埂边堆放着一捆捆用塑料布盖好的竹竿。傅如源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开春之后扦插四季豆用的,“天气放晴了,我们还要抓紧把种四季豆需要的40吨有机肥运到山上来”。
年后开春才种的四季豆,怎么这么早就提前预备了?傅如源笑言:“高山四季豆得在市场销售淡季上市,时间最要紧。”提及村里的高山蔬菜,傅如源侃侃而谈。村里的这块“宝地”村民原来是用来种水稻的,经济效益不理想,但2个遂昌菜商的到来,用“点土成金”之计,改变了这连片山垄田的用途。
伊志林就是第一个看准这块山垄田的遂昌菜商。“种高山四季豆的前提,是要立地海拔在650米以上。”2011年,来到长生桥村转悠考察数回之后,伊志林和另一名遂昌菜商包下100多亩山垄田种四季豆。种苗,他们从遂昌引进;技术,他们传授给村民;销售,他们全部统包。就这样,第一年四季豆试种,获得每亩1700多公斤的好收成,并卖出了每公斤3.5元的好价格。
高山四季豆在每年7月、9月上市,此时正处于夏菜罢园、秋菜未播的“秋淡”时节,一上市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因为山间昼夜温差大,高山四季豆鲜嫩清甜,颇受市场青睐。尝到种豆甜头的长生桥人,也跟着遂昌菜商种起了四季豆。从2名菜商到7个老板,山垄田从100多亩扩种到450亩,收获期每天100多名村民在田间忙碌……2012年,四季豆在长生桥村人的生活里烙下深刻的印迹。
新的一年,长生桥人又将在田间播撒下希望的种子。高山的山垄田,俨然成为了村民新的“聚宝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