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新闻网>> 龙游旧新闻栏目>> 新闻中心>> 县外媒体看龙游
浙江龙游:以“三民工程”标准化建设为总抓手 推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分享到:

近年来,浙江省龙游县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目标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在总结提升“五有一建”基层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三民工程”标准化建设,推进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全员化。自“三民工程”标准化建设开展以来,全县党员干部共集中走访农户10万余户,健全完善民情档案10万余份,262个行政村全面实现网格化管理、全面建立“民情沟通”制度,排摸梳理重难点问题4593个,帮助群众全程办理事情142068件。2012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1306元,增长11.4%。

一、推行“三民工程”标准化建设,搭建村干部直接联系服务党员群众平台。以改善民生为着力点,我县严格执行“三民工程”标准化“三个三”标准,按照“用心走农户、用情转作风、用功抓落实、用招求实效、用时保长效”要求,打造“网上村两委+民情搜索栏”平台,创新“民生交办单+实事积分榜”机制,深化“民生工作室+民生服务队”建设,打造“三民工程”标准化建设的“龙游模板”,搭建村干部直接联系服务党员群众平台。一是坚持存用两便,建好民情档案。抓好以村情单、户情单、事情单“三张单”为重点的民情档案建设,做好一村五单、一户两档、一事一表的规范建档,实现民情档案建档全覆盖。同时,发挥我县自行开发设计的“民情搜索数据库”的作用,可供分类查询、梳理分析农户信息、汇总各线工作数据,便于县、乡、村三级及时掌握农户信息,提高民情档案的实用性和利用率。统一县、乡两级门户网站建设标准,按“标准版、高级版”两类搭建“网上村两委”村务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二是坚持激活主体,拓展民情沟通。以落实民情沟通“三个一”(一日一值班、一周一集中、一月一沟通)为重点,拓宽民情沟通渠道。全县262个行政村,每个工作日至少安排一名村干部进行值班,每周一由村两委干部组织联合办公,每月20日由村两委干部组织开展沟通民情。网格管理知民情,每村按20户-40户,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实施网格化管理,基层村干部在“坐班”接待的同时,主动上门服务网格内群众。民生交办暖民心,推行民生交办“三单一议”制度(民生申办单、民生交办单、民生报结单、一事一审议),按“申办—审议—交办—办结”的程序为群众“坐班”办事。实事晾晒取民信,建立村干部实事积分制度,设立“积分榜”,将村级组织和村干部工作完成情况、得分情况直接“晒”在群众面前。三是坚持优化平台,创新为民服务。以“民生工作室”为基本框架,搭建以“一线、一网、一窗口”为重点的民生服务平台。一线,即民生服务热线。乡村两级统一开通一部民生服务热线电话,村村印制发放“民生服务联系卡”,公开乡村服务热线、村干部、民生使者等联系方式,实现“一号式”服务。一网,即民生服务网络。统一县、乡两级门户网站建设标准,并在县、乡两级门户网站上开设“三民工程”标准化建设专栏。一窗口,即民生工作室。落实“七个一”要求,规范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加强与村民生工作室的对接,实现“一站式”服务。

二、推行“农村党员实事积分考评”管理模式,打造党员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品牌。以全员化服务为落脚点,今年以来,我县在15个乡镇(街道)全面推行以“一网一诺一册,亲情网格连情;月积季亮年评,实事积分考评”为主要内容的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打造党员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品牌,实现亲情网格“全覆盖”,实事积分“全过程”,党员服务“全天候”。全县262个行政村12270名党员、1281名入党积极分子纳入考评。一是亲情网格“全覆盖”。以农村党员户、入党积极分子为中心户,按照“居住就近、亲情相连、尊重传统、便于管理”原则,以10—15户为标准建立“亲情网格”。党员自主申报,将在本村单独立户的亲属、邻居、朋友纳入“亲情网格”。对党员个别因关系不和、不便开展工作的亲戚户,以及申报重复户或遗漏户,由支部进行统筹调剂。同时,推行“三五”择优发展党员机制,将实事积分考评延伸至量化比选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全县共建“亲情网格”13551个,覆盖10万余农户。二是实事积分“全过程”。将农村党员日常表现量化成分数,党员人手一册《实事积分考评手册》记录积分。实事积分主要包括基本积分、正向加分和反向扣分,正向加分根据党员志愿服务、扶贫帮困、见义勇为等8种情况设置不同分值,反向扣分针对党员8种不良行为设置不同分值。实行每月“晒”成绩、每季“亮”星级、年终定奖惩,专门设置“农村党员实事积分考评管理公示牌”用于积分、星级公示,对年度警示党员实行“实事不做为”告诫、预警谈话、结对帮扶、不合格党员处置等,同时将全年积分作为2014年村党组织换届候选人资格设置的重要条件,鞭策党员干部“比学赶超”。三是党员服务“全天候”。党员以“一带头,4+x包干”方式公开承诺,带头做好“三改一拆”、信访维稳、洁净乡村、计划生育四项中心工作及其他重点工作,包干做好“亲情网格”成员工作。并以党员互助会、老年人互助会、平安促进会等组织为基础,组建党员服务团队,根据队员专长适当分工,明确职责重点,全县共组建各类服务团队346个。服务团队每月根据群众所需,至少开展1项主题服务活动,设立实体和网络光荣榜晾晒服务实事。今年1—6月,农村党员帮助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154个,征集村民意见建议5200余条,协助村里解决实际问题2921个。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