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华岗(1903年6月9日-1972年5月17日),中国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人,又名延年、少峰,字西园,曾用名刘少陵、林少侯、潘鸿文,笔名林石父(一作林石夫)、华石修、晓风、方衡等,中国现代哲学家、史学家、教育学家。 192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受“胡风反革命集团”案株连被捕,1972年5月17日于济南市山东省监狱去世,1980年平反后,骨灰安放于济南英雄山革命公墓。 主要著作 《国革命战争史》《五四运动史》《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史》《1925—1927年中国大革命史》《社会发展史纲》《苏联外交史》《中国历史的翻案》《鲁迅思想的逻辑发展》《辩证唯物论大纲》《辩证唯物论和物理学》、狱中遗著《美学论要》《规律论》等专著16部,论文218篇,未发表文稿4部。译著有《共产党宣言》《俄国革命史》。 革命红船 坚持做真理的信徒和人民的公仆 华岗在21岁时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年后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全身心投身于革命的洪流中,成长为职业革命家。 这以后,华岗历任过多个省、市的共青团书记,其间还远赴莫斯科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并随后出席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以及少共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 1930年夏,华岗调离团中央,任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长。其时,武汉的革命形势异常严峻,蒋介石密令武汉警备司令部进行日夜搜查,发现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一经逮捕即可直接枪决。是年冬天,中央决定将长江局人员全部撤回,华岗奉命回到上海不久后,便病倒了。 面对大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惨痛教训,病榻上的华岗常常陷入深深的忧虑,“我们应该从过去大革命的血泊中找出真正革命的道路。”他利用业余时间,将自己的思考写成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大革命史》,纪念所有曾经牺牲的战友。 而在此期间,华岗还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工作。这部在1930年由上海华兴书局秘密出版的新版《共产党宣言》,采取了隐蔽伪装形式,书名删去“共产党”三个字,只保留“宣言”二字,出版社也化名为“上海中外社会科学研究社”。该书此后得到多次再版重印,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发挥了重要作用,鼓舞了千千万万革命青年,走上了为共产主义理想事业奋斗的道路。 学界普遍认为,华岗译本的《共产党宣言》开创了6个第一:它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出版的第一个《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第一个由共产党员翻译的《共产党宣言》译本;是我国第一次根据英文版翻译出版的《共产党宣言》,采用的是由恩格斯亲自校阅的1888年英文版本;该书附加的三个德文版序言,是第一次与我国读者见面;是第一次采用英汉对照形式出版的《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将全文的结尾句译成“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这一全新响亮的口号。 抗战全面爆发后,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中国共产党获准在国统区发行《新华日报》。在董必武的推荐下,再度出任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长的华岗调任《新华日报》总编辑。 自诞生之日起,夹缝中求生存的中共党报《新华日报》一直为争取言论自由而战斗,与国民党政府严苛的新闻审查和压制相抗争。 多年以后,华岗在回忆这段办报生涯时感慨,《新华日报》之所以能在险恶的环境中显示出巨大能量,就在于它能够坚持做真理的信徒和人民的公仆。 “真理就是实事求是”,在华岗看来,《新华日报》以它的真实性来维护真理,正是“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 学者誓言 “如果没有自由的批评,任何科学都不能发展、不能进步” “我首先是一名战士,其次才是一名学者。”这是华岗对自己人生角色的定位。作为一生求索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共产主义战士,一生秉承践行实事求是作风的学者,他总是一边奋勇革命一边回望反思。 无论是身陷囹圄还是卧床养病,华岗永远笔耕不辍,深入书林求真理,留下了《中国大革命史》《中华民族解放运动史》《社会发展史纲》《美学论要》《规律论》等经典的历史与哲学研究专著。 被誉为中国大学“学报之王”的《文史哲》杂志,即是华岗所提议创办。 1951年,留在青岛养病的华岗放弃了去中央工作的机会,欣然受邀出任山东大学校长,他说:“国家百废俱兴,最缺人才,为了培养出更多的有用人才,我甘愿如此。” 主政山东大学期间,华岗始终将教学与科研置于首位,他带头捐出500元,创办学术期刊《文史哲》,不遗余力地推进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 作为《文史哲》杂志社社长,华岗不仅亲自审定每篇稿子,还在繁杂的行政工作之余带头写文章供稿。前35期杂志中,华岗撰写的文章有近40篇。他倡导开展学术争鸣,反对学术问题上以权势压人,创造学术民主风气。 “如果没有自由的批评,没有不同意见的争论,任何科学都是不能发展、不能进步的。”在华岗的鼓励下,山东大学发起了中国古史分期、亚细亚生产方式、红楼梦研究、农民战争史等一系列学术争鸣,引发了全国学界大讨论,一时间誉满天下。 上世纪50年代初的山东大学,正处于旧大学向新型社会主义大学转变的关键时期,师生内心思想存在一定的波动和分歧。 华岗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现象。他亲自讲授《社会发展史》等思想政治课,让师生真正了解党的政策,了解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认清政治形势,树立正确的革命人生观。 华岗在山东大学校园虽然只待了5年,然而这段时光已成为许多山大人最美好的一段回忆。在他的掌舵下,山东大学形成了“文史见长,加强理科,发展生物,开拓海洋”的办学特色。 1955年8月,正当山东大学事业发展蒸蒸日上之时,华岗却突遭飞来横祸,受到政治迫害,蒙冤入狱长达17年,于1972年5月17日含冤逝世。 “知识无涯天地宽,须行即骑莫迟惶。双膝未膑当知足,可酬热血换文章。”狱中,华岗以铁骨铮铮的学者誓言继续完成多部学术著作,他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话是:“历史会证明我是清白的。” 华岗去世8年之后,中共中央正式批准为华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和党籍。 (节选自2018年7月2日衢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