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8年出生于小城龙游的徐赓良,父亲徐浩田是国内知名山水画家,大哥是《艺术投资》、《疯狂的石头》栏目总策划,二哥是广东省动漫评委、动画节目总导演,他自己则是深受业内外肯定与好评的雕塑家。每个家庭成员都在各自的艺术领域绽放光彩,小城走出的兄弟三人也都在南国有了一片自己的天地。
所以如今很多人形容他的家庭是“艺术世家”,觉得他的从艺之路一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徐赓良形容他和他的家人走上艺术之路,完全是“阴差阳错”。
父亲一生务农,家境贫寒,拿起画笔的契机仅仅是当时为了给爷爷画一张遗像,在生活艰苦的年代,父亲帮村里画肖像画、宣传画贴补了不少家用,而自小耳濡目染无形中也培养了三兄弟对艺术的浓厚兴趣。父亲不仅自己苦练画艺,对小儿子徐赓良也从小进行书法、素描、工笔画和水墨画的严格训练,让他早早就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徐赓良今年36岁,戴着大框眼镜,扎着长长的马尾,谈锋甚健。采访徐赓良,给人的感觉就是三个字:不设防。一种无障碍的坦诚,一种愿意交流的开放心态。
他毫不介意谈起创业前的工作经历、人生感悟,只有初中毕业的徐赓良自称为画画的边缘人。他与体制内的画家所走的路不同,曾放弃高薪工作,耗尽家财成立工作室,也曾在商海迷途,沉溺网游,颓废过日。
他用一种最直白的表达,将复杂的创业经历变得轻描淡写——没有对艰辛过往的吐槽,没有对成功经验的得瑟。
跟徐赓良交谈,劈里啪啦,两个字:过瘾,分享的是纯干货,哪怕一碗鸡汤,也配备了细节和故事这样的佐料。
初中毕业后跑去杭州打工,跟随美院的老师做城市雕塑,之后考到深圳一家台资公司做雕塑工作,从一个籍籍无名的新人到带领一个二三十人的团队,创造了业内神话后又毅然辞职,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与哥哥创办动漫公司……徐赓良每一次的人生转型都干脆而利落。
如今徐赓良在深圳梧桐山艺术小镇租了两处房子,一处做工作室,另一处做作品展示,徐赓良的作品骨子里是中国传统的线条,色块运用却是西方技法。曾有国内专家欣赏完徐赓良的油画后说,很少能看到中西合璧在一个人的作品里体现得这么完美。而这些,除了天赋秉异,更多的是背后不为人知的努力。
三年来,徐赓良窝在深圳梧桐山艺术小镇创作了数百幅油画作品,其中“生命树”等几幅作品被选中参展2013年佛罗伦萨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当时收到此函的国内艺术家仅有10人。在诸多艺术表现形式中,徐赓良最喜欢的就是油画。因为“油画最能表达思想,也最容易表达情感”,而他喜欢这种自由、放松的方式。

徐赓良在创作中
徐赓良被选中参展的油画是一个系列,没有名字。这些画骤眼看过去,是一群裸体女人在一个空间内挣扎、流动。“每个人都在画中,被群体所驱动,但我都给他们留了一个出口。”徐赓良说,人能在画中看到自己,就是作品的艺术所在。
谈及那次参展,徐赓良从开始的兴奋到后来的淡定:“以前一直梦想去意大利,那时候去的话我会迷恋大师们的作品,但现在不会再做技法和流派上模仿、追随的事情,而是看看艺术家们内心。”
2014年11月22日,“《观·途》徐赓良作品展”在北京泽中画廊举办,徐赓良甚少诠释他所创作的角色,他将每一个角色都留给观众去理解,启发他们去思考、去想象。他的作品颜色丰富、色彩绚丽,无不紧紧抓住观众的眼球,让人过目难忘,回味无穷,就如画家本人一样充满了激情和活力。
“我只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过客,对一个过客来说,开步向前,经历本身,就意味着一切!”——谈笑风生间,不经意地自述完了他的经历,也隐去了所有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过程。

徐赓良陶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