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龙洲派出所民警吴卸发,今年54岁。高中毕业后,吴卸发参军在国防科工委下属部队服役,做了8年汽车驾驶员。1985年他与龙游一家企业的女工王爱珍结婚,次年添了个儿子。为了能照顾妻儿,吴卸发转业回到龙游,毅然选择了公安工作。“脱下军装换上警服,觉得亲切,我喜欢!”就这样,吴卸发与公安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进入龙游县公安局的头6年,吴卸发干的是在部队里的老本行——司机。那时整个局就两三辆车子,出车的时候很多,多到他没有上下班的概念,有需要随叫随到。一个漆黑的夜晚,雷电交加,暴雨如注,塔石镇某村突发命案。接到报警,局领导当即要吴卸发出车赶赴现场。吴卸发二话不说,把抱在怀里的孩子交到妻子手里,冒雨赶到单位,和局长直奔发案地。当时农村的道路还是狭窄的泥路,中途吉普车打滑抛锚了。局长下车推车,他汗如雨下,凭着过硬的技术,才摆脱烂泥的“纠缠”,到达了发生案子的村里。
吴卸发按章依法办事的“认真劲”在县公安系统是出了名的,他从不徇私情。在交警部门做内勤工作时,其中一项职能是开具交通违章罚款票据。开具罚款票据是很简单的业务,却也是件“烦心事”。有人违章要被罚款了,就有各处亲戚朋友冒出来打招呼,要求“照顾照顾”。这样的事常有,但吴卸发坚持原则,从不通融,该罚的就得罚。2000年4月,通过竞争上岗,吴卸发担任了车管所所长,要求被“照顾”说情电话就更多了。“有的人要挑选什么带‘6’、‘8’号码的车牌号,我就一个笨办法对付——抓阄。”也有熟人抱怨老吴“死板”,“办事公正,对大家都公平,自己也感到心安”。吴卸发的一个哥哥买了辆摩托车,参加驾驶技术考试,但未通过,要求“放”过他算了。吴卸发对此毫不含糊:“一次两次考不过关,可以继续考,但考不及格是不会给你办证照的,这是为你的安全着想,也是为别人的安全着想。”弟弟不给“面子”,吴卸发的这个哥哥只得老老实实练车,直至技术熟练通过了考试。
在任何一个岗位,吴卸发都从细微处着手,尽力为单位着想。从2002年2月起,吴卸发担任县公安局后勤科长。经费有限,他从点点滴滴处节支,并通过包装项目争取上级支持。有一次,有人提出把16开人口信息底卡换成更大的A4纸,原因是旧的“难看”不大气。吴卸发却算了笔账:全县40余万人口的人口信息底卡都换了,还得换掉外套,相应设备也要更换,这就要花4万多元钱,何况原来的人口信息底卡并不影响使用功能,其实是可换可不换的。于是他向局领导提出“不换”的建议。局领导听完老吴的账后,立马采纳了他的建议。
2012年8月,吴卸发调至龙洲派出所担任社区民警,物业纠纷调解、掌握出租房屋情况……从事的都是最基础的工作。“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工作。”吴卸发说,近30年来,从没有辱没“公安警察”这个称号,他为此感到很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