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新闻网>> 龙游旧新闻栏目>> 龙之游>> 龙游天下
【人物】白衣天使 周珊的快乐人生
分享到:

  因为工作缘故,与周珊互加了微信好友。这个85后的妈妈也像当今的年轻人那样,喜欢在微信上“晒晒幸福”。仔细阅读下来,除了小夫妻的自拍照,当了妈妈后,晒的几乎都是女儿。只有12月28日这天,周珊晒的内容与家人无关——“一大早就和老公一起救了个人,帮助人的确是快乐的”。是的,对于周珊来说,快乐的理由很简单,所以她的人生多快乐。

  最近,周珊平静的生活被打乱了。上班、照顾孩子,还要接受媒体采访,这让她有些难以适从。

  “我们当时哪里会想那么多。”周珊不断重复着这句话。

  昨天从常山老家赶来看外孙女的父亲得知女儿女婿救人一事,显得特别淡定,“要谦虚些。”父亲这样嘱咐自己。或许因为这样,省内其它媒体写稿时,误将她写成“身怀六甲”的准妈妈,这种表述让周珊纠结得不得了。“我当时是说我女儿七个月了。”她担心别人误解她为了突出自己而颠倒事实。

  回家后,老公用开玩笑式的话问了一句:“你何时又怀孕了?”这一问,周珊自己也笑了。

  “我是个很简单的人,快乐也来得简单。”这话从一身假小子打扮的周珊口中出来,听着还有一点“侠气”味。

  家人健康,我就快乐

  周珊最想从事的工作应该是和绘画相关的。当年阴差阳错地上了卫校,进了医院到现在爱上护理工作,这些是她自己也意想不到的事情。

  周珊的老家在常山青石镇上,母亲患有哮喘。周珊喜欢画画,可是学绘画的成本太高了,“一盒水粉要三四块,还要那么多颜色。”周珊不想父亲再为她操心,初中毕业后,她选择读卫校,一是省钱,二是好找工作,能为家里减轻负担。

  一直以来,周珊就很孝顺。从小到大,周珊都和妈妈睡一头,听到妈妈咳嗽,她闭着眼睛也能给妈妈拍背。10岁那年的夏天,母亲半夜哮喘发作,年幼的周珊吓坏了,大声呼喊隔壁房间的父亲。只记得那时母亲躺在父亲怀里已呼吸困难,意识也不清。几分钟时间,家里围满了人,众人不知所措,只能干等着救护车就快到来。

  “爸爸,快给妈妈人工呼吸。”人群中有个稚嫩的声音。

  父亲那时突然醒悟归来,“吸气、呼气、吸气、呼气”父亲给母亲做了人工呼吸,母亲的情况有所好转,能稍许表达自己的意愿,大伙终于舒了口气。

  这样危险的事情,在周珊读卫校的暑假还发生过一次。看到每次把妈妈从生死边缘“拉”回来,周珊就心存感恩和快乐。如今,已为人母的周珊回常山老家后,还是喜欢和妈妈睡在一头,摸着妈妈的头发美美地进入梦乡。

  “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这就是快乐。”毕业这么多年,周珊有个很好的习惯,就是每天给家人打一通电话,问问近况,聊聊家常,这种简单的快乐她很珍惜。

  一句谢谢,我也快乐

  2008年,周珊在县人民医院的感染科穿上了护士服。这份她曾经只想用来“想家糊口”的工作带给她很多未曾想到的快乐。

  次年11月,当她被通知要调到儿科工作,这个消息让她三天未眠。只要想到孩子的哭声,她就害怕。她担心的事情太多了,比如给孩子打针、逗孩子玩、和孩子家长沟通。硬着头皮上岗没多久,她就“遇事”了。

  一个两岁的孩子因为发烧抽搐需要抽血化验,结果那次孩子身边围满了孩子的爸爸妈妈外公外婆还有爷爷。她有些紧张,所幸一针找到了静脉,谁知血刚抽上来,爷爷心疼孙子,喝了点酒的爷爷就开始大声嚷嚷,不让周珊继续操作。周珊也着急了,委屈地向对方解释,奈何就是不理解,爷爷还要抡起拳头打她,最后在孩子家长的劝阻下,事情才算平息。周珊委屈得跑到操作台时掉眼泪,后来家属上来道歉,周珊的心情才好转。

  对于生命的理解,周珊是一步步走来才慢慢体会到它的深刻含义。两年前的一个夏天,周珊像往常那样完成交接班,走到新生儿病房巡房。病房有个新生儿,因为出生后的重度贫血,生命体征很不稳定,大家都很注意。那天,她巡房时突然看到孩子心电监护显示其心跳速度特别慢,出于职业本能,周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她一边忙着通知医生,一边把孩子抱到抢救室,皮囊给氧、急救,从早上九点到下午两点,几人忙了大半天,可惜孩子还是没有救回来。周珊难过得没吃中饭,大大咧咧的她也几乎崩溃。孩子的家人很悲痛地接受事实,他们并没有因为失去孩子而将情绪发泄到他们身上。

  “还是谢谢你们”。这是当时家人忍着悲痛说的一句话。给生病的孩子挂点滴,他们有时会说谢谢;把治愈的孩子出院,他们也会说谢谢;但在周珊的从医生涯中都没有这次的“谢谢”来得这般沉重,因为家属的支持和理解,她和同事才能更快乐地工作。

  身边人快乐,我就快乐

  周珊爱交友,这点在她的喜宴上就得到了证明。二十多桌喜宴,她一人的朋友同事就占了十五六桌,“全是我的朋友。”为此,她还“嘲笑”宅在家的老公不如她这个后来居上的新龙游人朋友多。

  这些年,周珊渐渐成了身旁朋友的“私人医生顾问”,朋友遇到育儿类的烦恼总会第一时间给她打电话,不管周珊忙什么,她总会很细致地作答。按她的话说,只要涉及她专业知识,且在自己范围内能做些解答的,她会非常乐意为身旁的朋友“效劳”。

  “那是他们信得过你。”朋友的信任让周珊有些小小的成就感。

  前不久,有个朋友就给这个“顾问”打了电话咨询,对方称无意发现孩子“吐血”,当时害怕极了,第一时间问问周珊。 “第一次发生这样的事情?”、“有没有可能孩子吸吮乳汁时,咬破了乳头?”、“你先检查下自己的身体。”周珊耐心细致地给对方出主意,提供参考意见。结果正如她所料,孩子“吐血”其实是咬破了乳头所致。

  其实,这样的咨询特别多,再过几年,等到身旁朋友渐渐为人父母了,估计这样的电话会更多。

  周珊自认还有个认人的本事,只要是在科室里接触过的孩子家长,在路上遇到,她几乎都能认出来,每次还要热情地和对方打打招呼,问问孩子的情况,这样的周珊也让很多家长觉得温暖,而周珊对这样“认人盘问”的事情还乐此不疲,常常在某个马路上,拽着一个忘记对方名字的家长“八一八”,末了,还要嘱咐上几句育儿注意事项。

  女儿快乐,我就快乐

  “我笑点很高的。”在采访中,周珊总是自诩自己是个对笑料有很高要求的人。可是,只要提到女儿,她总会笑得一脸灿烂。

  “我是个粗心的妈妈。”提到女儿,短发、黑衣,一身中性打扮的周珊,眼神里多了一份女人的温柔,说话也是柔柔的。

  女儿一两个月大时,她给孩子盖了一条空调被后便一起午睡了,谁料,睡醒后竟然找不到孩子。她下意识地一看,女儿整个人被蒙在被子里,她简直要疯了,赶紧掀开被子,看女儿还安然无事地睡在那里,她一颗悬着的心才算放下。类似粗心的事情,周珊还经历过几次。其实,发生的时候根本不像她如今描述起来这样轻松,但事情过去了,而且一切平安,周珊回忆起来时才这样轻松快乐。

  护士的工作忙碌而紧张,如今女儿七个多月,周珊算下来自己抱她的时间也少得可怜。出来上班时,孩子还在睡;下班回家了,孩子已经睡着了。12月19日晚上八点左右到家,结果女儿还没睡,不知怎么的,看到妈妈回来,女儿笑得好开心,周珊马上就掏出手机“咔嚓咔嚓”拍下传到微信,还故意注明“一天都没看到我的女儿,看到我之后开心地笑了。”以此证明她这个妈妈的魅力,有时遇到朋友,她就会宝贝地翻出出来显摆一番。

  别介意,这也是周珊简单快乐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