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新闻网>> 龙游旧新闻栏目>> 龙之游>> 龙游天下
“让照片来讲故事”
分享到:
 
 

  2月15日,现任职《都市快报》的龙游籍摄影家傅拥军收获了蛇年新年的第一份大礼,他的作品《我好想爸爸妈妈》在第56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评选中获人物肖像类组照三等奖,成为本届荷赛中荣膺大奖的四位中国摄影师之一。

  4月24日,傅拥军将再去荷兰领奖,这已经是他第二次获得荷赛奖了。2009年,傅拥军曾凭《西湖边的一棵树》获第52届荷赛自然类组照二等奖。

  2月17日,记者连线傅拥军,听他讲述拍摄这组照片背后的故事。

  大半年时间,登了7次报才找到照片中的女孩

  傅拥军是龙洲街道兰石村人,曾当过汽车司机,做过交警、派出所民警,还在县文化局当过驾驶员,2000年才进入当时的《龙游报》做了一名新闻摄影记者,丰富的人生经历对他的摄影作品也产生了影响。

  2006年8月19日下午,傅拥军在火车站采访,在一趟杭州至重庆的火车上,他看到有个小女孩在火车启动后,坐在距离靠窗的座位上,脸上挂满了泪水,来火车站送孩子的父母说得最多的是“不哭不哭,明年再来。”看到这些画面,傅拥军有些心疼,他不停地按快门,但当时因为只顾拍照,根本没时间留对方的地址。次日,照片头版见报后,许多热心读者来电想认识那个小女孩。为了找她,直至2007年6月1日,《都市快报》第7次刊登“寻人启事”后,终于有人在傅拥军的微博上留言,说是认识她,并告知了联系方式。

  照片中的小女孩叫傅香君,当年她12岁,傅拥军再次见到她时已经是次年的暑假了,当时她正带着弟弟在玩耍。通过慢慢的接触,傅拥军和他们一家人成了朋友,还和傅香君结了对子。

  仔细阅读,你会发现合照中孩子的眼神是不同的

  傅香君是重庆忠县樟木村人,该村有100多户人家,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出门打工,全村有21个留守儿童。这些都是傅拥军和傅香君家结缘后,到了他们老家才知道的事情。

  2012年2月,傅拥军跟着傅香君和她的爸爸傅华祥回他们的老家,获奖的照片就是傅华祥姐姐傅华英和那些留守儿童孩子们的故事。傅华英是他们的代课老师,她和孩子们的关系很好。

  送去参评的这组照片其实只是纯粹给孩子们拍的纪念照。他们选了一个有些“道具”的角落,“木马、单杠”这是教室里仅有的一些体育器材和玩具,“咔嚓咔嚓”,一张单独照,一张与老师的合影。傅拥军拍完照片后,他惊讶地发现,孩子一个人拍照的时候个个表情紧张又孤单,但和老师合影时这种感觉就顿时消失了,“在他们心里,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可以依靠。”傅拥军回杭州后将照片打印了两套,一套送给孩子,一套让孩子写上自己的名字,结果有些人除了写名字还画了有汽车、爸爸妈妈等,还有孩子写了“我很想爸爸妈妈”。

  “我很想爸爸妈妈”,这大概是中国5000多万留守儿童共同的心声,傅拥军就用了这句话作了这组照片的标题。

  寻找机会,请快拍小友来拍家乡,讲述龙游的故事

  傅拥军的《我很想爸爸妈妈》作品获荷赛奖后,在接受其它媒体采访时曾开玩笑说,以为获奖的是《那么西湖》,因为这组12张的照片也通过视觉语言讲述了西湖的人文故事。

  “让照片来讲故事”,这是傅拥军摄影作品的特点,这也是为何他的作品“接地气”的缘故。他鼓励摄影爱好者把更多的镜头给身边熟悉的人和事,因为有了感情,有了故事,这样的摄影作品才能打动人。“摄影作品应该有信息量,有背景,有含义,能引起别人的思考”。

  正是在傅拥军的这种理念影响下,如今的快拍快拍网才会赢得那么多快拍小友的追捧。诸如“快拍宁波、快拍金华、快拍丽水”等诸多样式的活动在社会上深受好评。去年,傅拥军还带着他的部分快拍小友来龙游拍荷花,作品在杭州市民摄影节上展出后反响不错,很多人还慕名再来龙游拍荷花。“我很期待与龙游相关部门合作,办一次有影响力的摄影活动,讲述有关龙游的故事。”

【链接】 傅拥军获奖组照

荷赛奖是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ORLD PRESS PHOTO,简称“WPP”,通称“荷赛”),由总部设在荷兰的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WORLD PRESS PHOTO FOUNDATION)主办。该会成立于1955年,1957年举办第一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发起于荷兰,故又称荷赛,被认为是国际专业新闻摄影比赛中最具权威性的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