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菊连:把乡愁揉进煎粿里
分享到:


在你的童年里,关于味蕾的记忆是什么?是刚出锅冒着热气的糯米饭,还是入口即化的温汤圆。对于大部分龙游人来说,“菊连煎粿”是一个特别的存在,朴实无华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那是妈妈的味道,是龙游的味道。

拥抱城市 踏上创业之旅

揉面,捏出一团面团,在案板上压平,包上馅料……眼前这位穿着朴素,做粿动作一气呵成的便是“菊连煎粿”创始人余菊连。“当初从农村里出来,想赚钱供孩子读书。”余菊连谈起从老家出来的初衷,一切也是为了孩子。然而,没有经验,没有人脉,菊连做了很多生意都是以亏本收场。

迷茫之时,余菊连的“厨艺”却给她带来了曙光。“当初就是用我婆婆的手艺给朋友做了几个煎粿,没想到味道还不错,朋友们纷纷劝我可以开个粿店。”这一下仿佛打通了菊连的任督二脉,“做粿!就这么定了。”

余菊连夫妻俩最早没有店面,下午拉着摊子固定摆摊,“最开始没什么名气,后来吃的人多了,一传十、十传百。”菊连粿的名气越来越大。为了让大家方便购买,菊连就找了个店面稳定了下来,辗转至现在的的岑山路和兴龙路的交叉口,一开也有好几年了。“好吃的秘诀就是馅料新鲜,皮薄。”早晨将新鲜的食材买来,洗干净切碎备用,面粉发酵揉成团,临近中午开始做粿,这是他们日常的忙碌功课。

“听见顾客说好吃,我觉得就是我最开心的时刻了,他们的笑容就是我们的动力。”余菊连的话语和她一样朴实无华,“辛苦是辛苦一点,但是我们的付出都有了回报,现在大家也都知道了菊连煎粿这家店。”

原始的味道 征服龙游人的味蕾

“别人都问我,这个粿是怎么做的,这么好吃,其实我觉得秘诀就是‘简单’‘纯粹’。”“菊连煎粿”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可以卖出600个,最出名的就是萝卜饼和鸡蛋饼。

新鲜的萝卜削皮,切碎,加上少许盐……外头就是菊连揉撮好的面团,说是面团,可能更像是面浆,“这是保证皮薄的一个秘诀。”发酵好的面浆包裹上馅料,面浆一接触到油,就化成一个个小面圆儿,香甜的萝卜配上脆脆的外壳,一口下去,鲜嫩无比。

再说这鸡蛋粿,满满的鲜葱铺底,打上鸡蛋、肉末、放点盐,爱吃辣的加点辣椒末,再上一层葱……“粿好吃的秘诀除了材料新鲜,用油泼面皮也是一大特点,烧热的菜籽油往表皮泼,金黄酥脆,也可以防止两面过焦。”

新鲜出炉的鸡蛋粿饱满圆润,让菊连一切开,香葱的味道混着鸡蛋香,食客的鼻子早已被这味道征服,太香了!一口下去还会“爆汁”。“很多人说我做的粿有妈妈的味道。”菊连说其实没啥特殊的调味料,“粿都是不加味精的,我的顾客都是十几年的老顾客了,有些都是从小姑娘吃到大媳妇,还带她的小孩子来吃!”余菊连看到自己的粿能得到大家的肯定,心里也是十分自豪和高兴。

不忘初心 让美食与家乡一同成长

谈起这十几年的变化,余菊连感触颇深,“现在政府和美食协会都在推广龙游美食,我们粿也是龙游美食的一种,在政府的推广下,这几年的收益都是不错的。”

生意越来越好,菊连还聘用了一个低保户,提供就业岗位,“我们也想能回馈社会,尽一点自己的绵薄之力。”对于未来,余菊连充满了憧憬,“政府这么重视美食,我们也想做大做强,如果自己家人不能传承下去,也会招一对夫妻把手艺传承下去,不能流失了最原始的龙游家乡味。”记者 刘佳蓓 通讯员 傅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