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日报》百名“文化村长”舞起乡村文化“龙头”
分享到:

      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摘自党的二十大报告

  百名“文化村长”舞起乡村文化“龙头”

  ——来自龙游县的报道之二

  市融媒体采访一团

  舞了30多年“龙头”的赖宏斌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当上村里的“文化村长”。

  11月8日一早,赖宏斌像往常一样准点打开村文化礼堂的大门,等待村舞蹈队的到来。很快,文化礼堂开始热闹起来。赖宏斌站到舞台中央,招呼村舞蹈队的12名妇女一起排练节目。音乐响起,霓虹灯闪烁,台上的人自信开跳,偶尔出错也一笑而过。台下被音乐声吸引来的村民越来越多,不时为他们鼓掌喝彩。

  “我们几乎天天来跳。”54岁的村民池立红是村舞蹈队的一员,她告诉记者,以前村里没什么娱乐活动,妇女们不是看电视就是打麻将,“现在不一样了,大家迷上了跳舞,娱乐健身两不耽误。”

  赖宏斌居住的龙游县社阳乡大公村,位于龙游县城东南部30余公里处,四面群山环抱。每年清明,村里都会举办一场祭祖灯会,舞龙是固定节目,赖宏斌负责舞“龙头”。今年4月,已经舞了30多年“龙头”的赖宏斌被聘为大公村“文化村长”。

  提起“文化村长”,就能不提龙游县创新推出的“三百联盟”。“百家站堂共建、百村赛事活动、百师千场培训是‘三百联盟’的主要载体。”龙游县文广旅体局党委委员徐荣伟相告,目前,龙游全县共建成文化礼堂240家,但一些功能单一的礼堂,面临着服务效能不高、人气不旺等问题,“推出‘三百联盟‘运作机制,就是要破解基层文化阵地建、管、用、育的难题。”

  拿百家站堂共建来说,就是以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社会化运作为基础,由一个文化站带N个文化礼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引进文化公司参与村文化礼堂的管理和运行,实现社会化管理。

  浙江好时文化传媒公司是社阳乡公开招标引进的文化公司。经过村、乡两级推选,公司在社阳乡聘用了包括赖宏斌在内的8名“文化村长”。

  “他们要需要负责‘三百联盟’的日常事务,包括做好文化礼堂和公共体育设施日常开放管理,协助开展‘百村(社)赛事’活动,对接‘百师千场’公益培训点单和人员组织。”浙江好时文化传媒公司负责人鲜时说,公司还会派出有文化艺术专长和活动组织能力的流动辅导员到乡镇(街道),负责文艺培训、活动策划、文艺队伍组建等工作,“我们公司签约了很多专业老师,村里、乡里有什么需要,就可以‘下单’,我们来提供精准服务。”

  “第一批我们选了15家乡镇文化站和100多家文化礼堂,组建‘站堂联盟’,聘任了100多名‘文化村长’,并组织了百师千场公益培训。目前,培训人员已超过7万人次,带动了一批农村文艺骨干的成长。”徐荣伟说,通过“三百联盟”运行机制,龙游全县年均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3000余场次,惠及群众50多万人次,对提升群众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有极大助益。